中国植物志
因网站整合,本页即将迁移至:www.iplant.cn/info/Pseudocyclosorus cavaleriei?t=z
意见建议 请 email: iplant@ibcas.ac.cn
FOC | FLPH | DCP | iPlant | admin    响应时间:0.21秒
青岩假毛蕨
Pseudocyclosorus cavaleriei (Levl.) Y. X. Lin
中国植物志>> 第4(1)卷 >> 金星蕨科 Thelypteridaceae >> 假毛蕨属 Pseudocyclosorus

3.青岩假毛蕨(新拟)

Pseudocyclosorus cavaleriei (Leveilie) Y. X. Lin, Comb. nov.——Christella cavaleriei Leveilie, Fl. Kouu-Tscheou 474. 1915.——Pseudocyclosorus esquirolii sensu. Holtt. in Kew Bull. 34(3): 514. 1980. pro parte.

未见到完整标本。叶轴近方形,中部羽片平展,互生,羽片长达18厘米,基部最宽达3厘米,羽裂渐尖头,二回羽状深裂;裂片达35对,斜上,以较宽的缺刻分开,披针形,长达1厘米,宽约4毫米,急尖头,基部一对明显伸长,达1.5厘米,裂片基部一对小脉伸达缺刻底部。孢子囊群着生于侧脉中上部,紧靠叶边,圆形,每裂片约10对。

产贵州(贵阳,青岩)。

本种标本是Cavalerie 1903年8月5日在贵州贵阳青岩(Tsin Gai )采的,号码为1244(模式),仅是叶片中间的一段,有7对羽片,藏于英国爱丁堡大学标本馆,定名为Christella cavaleriei。秦仁昌1931年检查了该标本定名为Dryopteris xylodes (Kze.) C. Chr. 1936年Holttum定名为认Thelypteris esquirolii,他随后在1963年和1980年又把它归入Pseudocylosorus属。根据本种叶轴近方形,羽片对生及裂片基部一对小脉伸达缺刻底部等特征,不应归人P. esquirolii,而是较接近于P. tylodes,但其孢子囊群着生于侧脉上部靠近叶边,则又区别于该种,故此把它做为独立的种收录在此,希望今后在该产地能再采到标本。

知识共享:署名-非商业性使用-禁止演绎 1999《中国植物志》第4(1)卷 143页 PDF
中国植物志系统位置
扫一扫,在手机上继续查看
logo_frps
版权所有  ©  1959-2004  中国科学院《中国植物志》编委会  科学出版社
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(系统与进化植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)数字植物项目组
京ICP备13006946号-2         我有话要说